最近拜访某中型房企营销总,他坦言:“去年上大会员做了会员通和积分通,但权益没整合、结算算不清,客户觉得体验还不如从前,最后只能暂缓推广。”?
· 有数据没打通(30% 的高潜客户(如商业年消费 10万 + 的改善型客户)在系统里「隐身」,被竞品悄悄收割)。
· 有系统没运营(活动砸钱没效果,会员月活不到 10%,成了“面子工程”。)?
核心真相:大会员不是买套系统就能成,需要「数据打通 + 规则设计 + 运营落地」全链路闭环,每个能力都有明确的实施路径、先后顺序和落地标准。
惟客数据基于过去服务的大量房企案例经验,总结出这套可复用的大会员「四通八达能力落地路线图」,中小房企也能按图索骥。
至于为什么是四通能力,基于惟客过去的经验,完全效仿 TOP 房企构建所谓的八通、甚至十通能力是想一口吃一个胖子,不仅业务整合难度大,落地周期长,极大的增加了项目风险,极有可能在中途夭折。
某地方国企做大会员花了几年做咨询规划,又花了几年做系统建设落地,在漫长的项目周期中公司的业务、经营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项目最终不了了之。
以上是典型 TOP 房企发的阵地战打法,千万级预算,百人级投入,针对中小房企,我们只需建设核心的四通能力让大会员平台迅速落地跑起来,在持续产生业务回报以后,稳步向前升级,华润通能够形成今天的平台级能力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升级优化。
我们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灵活选择前期快速构建业务闭环的三至四通能力,让大会员平台先跑起来,从业务实战中去迭代升级。
惟客基于过去的建设案例经验今天为您拆解如下四通能力的详细建设路径和步骤。
痛点场景:商业数十万会员里,有三分之一是业主,但地产不知道,甚至不屑于知道;物业十几万业主中,20% 有换房需求,地产也不知道,每个新开盘都是重新蓄客,蓄客成本永远降不下来。
统一会员 One ID:用手机号 / 微信 ID 打通地产、商业、物业系统,像 “拼图” 一样合并客户数据,某项目合并后发现 15% 的商业会员是潜在改善型客户。
智能打标签:标签是客户分层运营的基础,自动标注 “商业年消费 10万+”“物业缴 TOP 10%”“看过 3 个楼盘” 等 30 + 标签,重庆某房企用标签筛选出 2 万高潜客户,转化率提升 40%?
清洗无效客户数据:自动去重、补全缺失信息,某项目清洗后有效客户从 30 万精简到 22 万,营销精准度提升 60%。
某省会国企整合旗下商业(20 万 + 会员)、物业(8 万业主)、地产(3 万 + 认筹客户),通过惟客 iPaaS 平台,2 周内内实现账号互通。
置业顾问发现,15% 的商业 VIP 会员是改善型客户,针对性推送改善型楼盘,转化率提升 30%,比盲投高 3 倍。相当于从 23 万会员中白捡数百组组高意向客户,省下百万级万广告费。
坑点 1:数据匹配准确率低,张冠李戴某房企直接按手机号匹配,未考虑客户改名、换号,导致 15% 数据错误,营销误触达率达 20%。
解决方案:采用「手机号 + 身份证号 + 设备 ID」等多重数据校验,惟客自研算法准确率达 98%。
坑点 2:多业态系统对接耗时耗力传统开发需 3-6 个月对接,某房企耗时 4 个月未打通,错失营销节点。
解决方案:使用惟客 iPaaS 平台「标准化接口包」,预适配地常见的 30+ 主流系统水果粉,即插即用,中小房企最快 2 周完成对接。
痛点场景:积分只能换纸巾,75% 的客户觉得「攒了没用」,活跃度低于 10%。各业态积分规则混乱,商业说 “地产薅了我们的客户”。
高频场景(商业 / 物业):1 元消费 = 1 积分,可换停车券、保洁服务(实用度提升 80%)!
低频场景(地产):1000 元购房 = 1 积分,可抵房款(最高 2 万),某项目用积分抵扣吸引 30% 客户提前签约。
统一 100 积分 = 1 元,支持跨业态使用,成都某房企让商业积分可抵物业费,物业缴费率从 85% 提升到 95%!
搭建一站式“权益超市”,整合自有资源(如楼盘折扣、物业增值服务)+ 外部福利(视频会员、本地商户折扣),某国企接入数十家本地商户,会员月活提升 3 倍。
龙湖珑珠体系实行「10 珑珠 = 1 元」跨业态通兑,2023 年积分核销率达 62%(行业平均仅 35%),带动天街会员消费频次提升 25%,商业复购率直接涨 30%。
成都某房企积分抵物业费,收缴率从 85% 提升到 95%,12% 的业主通过积分抵扣提前签约。
解决方案:使用「惟客积分规则计算器」,输入业态客单价、利润空间,自动生成差异化方案,已服务 30 +房企零纠纷落地。
解决方案:搭载惟客「积分通兑规则引擎」,标准化接口支持 7 天内上线,中小房企也能快速实现跨业态通兑。
某房企接入 100 + 权益,但 80% 使用率低于 5%,资源浪费严重。
解决方案:采用「20 / 80 法则」,聚焦 20% 高频权益,如优先上线停车、商超折扣,再逐步扩展,某项目聚焦 5 项核心权益后,核销率提升至 65%。
痛点场景:跨业态分账靠手工,每月对账 3 天,错误率 15%,商业和地产互相推诿,活动根本不敢搞。「商业给地产引流,却承担全部成本」业态矛盾加剧。
受益原则:谁受益谁承担,如地产客户消耗的积分,地产承担 60%,商业 30%,物业 10%。
比例原则:按业态贡献度设定分摊比例,某区域房企按商业 60%、地产 40% 分摊,纠纷下降 40%?
生成多维度报表(业态成本、积分消耗趋势),财务可实时查看,某房企财务透明度提升后,业态协作积极性提升 35%。
设置积分消耗预警线(如单业态月消耗超预算 10% 自动提醒),某项目通过预警,及时调整积分发放策略,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某全国性房企用惟客结算系统,解决了跨业态分账难题。2023 年积分核销金额超 1000万元,结算效率提升 70%,各业态投诉量下降 40%,财务总监称“以前每月对账要 3 天,现在 1 小时搞定”。
解决方案:使用惟客「结算规则模板」,含 10 + 主流分摊模型,房企可直接套用,避免前期规则漏洞。
解决方案:惟客结算通支持复杂场景(如跨业态折扣叠加),自动生成凭证,对接企业财务系统,零人工干预。
痛点场景:群发 10 万条短信,只有 300 人到访,获客成本高达 150 元 / 人,效果还不如线下派单。活动砸钱没效果,注册后没人用,三个月后平台无人问津。
行为触发:消费满额、注册成功、沉默 30 天等,如某商业会员消费满 1000 元,自动发 2000 购房积分?
时间触发:生日、节日、项目节点,如春节前给业主发「返乡看房礼包」,到访率提升 40%?
案例:龙湖龙民节:注册满 1 年客户自动发珑珠抽奖券,参与率达 40%,新会员注册量超 50 万。
接入惟客「智能营销引擎」,含 100 + 模板(裂变、秒杀、定向发券),某项目用「推荐 3 人得家电」模板,3 天拉新1万+人,成本 0.5 元 / 人?
支持「MA 自动化流程」,如客户领券后 3 天未到访,自动触发置业顾问跟进,转化率提升 18%。
分析转化漏斗,如某活动注册率高但核销率低,调整权益为更实用的商超券,核销率从 15% 提升至 45%!
实时监控数据,某项目发现晚上 8 点推送转化率最高,调整发送时间后,点击量提升 25%。
解决方案:惟客提供「极简活动模板」,如注册 - 领券 - 使用仅 3 步,某项目参与率提升至 75%。
解决方案:惟客「营销效果分析平台」,自动生成漏斗图、客群分析,指导优化,某项目 ROI 提升至 3:1。
钩子设计:注册送 “1000 积分 + 50 元商超券”,某项目首周拉新 1.2 万,成本仅 10 元 / 人!
裂变玩法:“推荐 1 人得 500 积分,可换家电”,某区域房企 3 天拉新 8 万,裂变成本 0.5 元 / 人!
场景引流:联合商业做 “会员专属折扣日”,同步推送看房团,转化率达 15%。
每周三 “积分加倍日”、每月会员日 “1 积分秒杀”,某项目通过常态化活动,会员月活稳定在 25% +。
惟客团队基于过去服务的大量房企经验总结了大会员八通能力建设的干货要点,各房企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灵活选择前期快速构建业务闭环的三至四通能力,让大会员平台先跑起来,从业务实战中去迭代升级,小步快跑,循序渐进。
· 如果你是头部房企:补全八通能力,实现全业态生态闭环,像龙湖一样让会员贡献 60% 销售额?
· 如果你是区域房企:聚焦会员通 + 权益通 + 营销通,用本地资源激活存量,转化率提升 30% 不是梦?
· 如果你是中小房企:从会员通 + 积分通起步,7 天上线基础版,用轻量化工具快速验证模式,避免大投入风险。
结语:存量时代,客户不会为 “零散服务” 买单,只会为 “一站式体验” 停留。
龙湖、越秀的成功证明:大会员不仅是营销工具,更是客户资产沉淀的核心基建。中小房企不必羡慕大集团的资源,只要抓住三个关键。
1. 数据是地基:先打通客户画像,别让 30% 的潜在客户躺在系统里 “睡觉”。
2. 权益是钩子:积分要能解决客户日常刚需(如抵物业费、换生活服务),别搞虚头巴脑的礼品?
3. 运营是灵魂:从冷启动到长效运营,需要持续的活动和分层服务,别让平台变成 “一次性工程”。
别让你的大会员平台继续浪费预算,点击领取方案,让每一分投入都变成实实在在的客户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