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可能很难相信,答案并不是黄金古玩,也不是奇珍奢品,而是最普普通通的?
据日媒报道,东京中等大小鸡蛋29日基准批发价为每公斤295日元(约合14元人民币),比1年前高出近60%。这直接唤醒了2022年同期日本“全国无蛋”的记忆,日本农林水产省甚至建议使用鸡蛋的厂商改用冷冻蛋液库存。
曾经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为了鸡蛋提心吊胆,已经足够让人惊讶。然而更荒诞的是,紧接着日本,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在对外挥动关税大棒耀武扬威的同时,竟然出现了更严重的鸡蛋荒。
今年1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一打A级鸡蛋均价达4.95美元的历史新高,突破了2年前同一时间4.82美元的纪录。这还没完,3月,这个数字变成了6.23美元,短短2个月又涨了25%。
对比起2018年1.49美元的均价,美国鸡蛋价格这7年涨了318%,远超同期黄金价格180%的涨幅!
根据Clarify Capital的调查,因为价格,34%的美国人已停止购买鸡蛋。三分之一的人买不起鸡蛋,很难想象这是2025年超级大国的生活状态。
日本、美国这轮鸡蛋短缺的共同原因是禽流感。日本这轮禽流感起于去年10月17日,从季节来看是史上爆发最早,导致不得不扑杀超过800万禽类;美国仅今年前2个月就扑杀了3500万只产蛋母鸡,占3.75亿存栏量的1/10。
可以说,完全没受到影响。3月底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为12.05亿只,环比增长0.2%;在国外蛋价暴涨的同时,一季度国内主产区鸡蛋均价为3.59元/斤,环比跌幅20.22%,反倒越来越便宜了。
这一方面归功于国内高度完善的禽流感防疫体系,相比 “生物安全、扑杀”的国外方案,“监测、免疫、生物安全、扑杀”的中国方案保障了2020年以来的长时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中,中国蛋鸡养殖稳如泰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2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1万吨,2023年增加到3563万吨,增长11.7倍。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蛋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鸡蛋生产国,产蛋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成以上,并且遥遥领先于美国、印度、墨西哥等产蛋大国以及欧盟。
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家禽养殖行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2023年鸡蛋和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超过80%,家禽出栏量超过5亿只的省份有13个,规模化生产对于实施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没错,小小的鸡蛋,一度也是“卡脖子”的工具。国外企业凭借垄断地位漫天要价,从每羽5美元涨到37美元,引进的原种鸡也经常携带多种种源性疾病,甚至直接导致了国内引种企业倒闭。
不过,90年代起,中国育种企业就发力攻关国产蛋鸡。2009年,峪口禽业突破性地发布了自主培育的高产蛋鸡品种“京红1号”和“京粉1号”,打破了国外垄断。之后在各家企业的努力下,国产蛋鸡育种开始爆发。到2022年,国家审定的新品种达到24个。
如今,国产蛋鸡品种的祖代蛋种鸡存栏量占比常年保持在70%左右,一旦国外出现严重疫情——例如2015年和2019年——国产祖代占比可以迅速提高到接近90%,保证了中国鸡蛋始终供应充足。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养殖方式下,京粉蛋鸡生产的鸡蛋,营养价值和国外主流高产蛋鸡品种——海兰褐蛋鸡相差无几。中国人现在已经能稳定吃上一流水平的鸡蛋了。
去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了全球关注。报告称,中国公民人均蛋白质消费已经在2021年超越美国,前者为每日124.61克,后者为每日124.33克。这虽然只是根据食物生产和进口估算的数据,不代表直接摄入,但也相当具有参考意义。
数据显示,美国这124.33克蛋白质供应里面,有69%是动物来源,例如肉类、鱼类、蛋类和奶制品。而中国动物蛋白供应比例只有美国一半不到,超过70%是植物蛋白提供的。
对于人体,植物蛋白是较差的选择。营养方面,除了大豆蛋白,植物蛋白普遍存在必需氨基酸种类缺乏,或比例不佳;在消化率方面,动物蛋白普遍在95%左右,而植物蛋白低于90%,因此中国人的蛋白质消费结构并不合理。
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人消费的植物蛋白绝大部分来自谷物,其中仅小麦和大米制品的蛋白质就占了70%。
2024年,全球糖尿病人总数5.89亿,中国糖尿病人1.48亿。中国以不到世界1/5的人口,贡献了世界1/4的糖尿病人,精制碳水就是罪魁祸首。
去年国际医学顶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关于20个国家饮食的研究,20个国家里饮食升糖指数(GI)中位数为85.9,中国饮食模式的升糖指数高达88.9,排名高居第一,而研究表面,更高GI的饮食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之间有着密切关联。
除了糖以外,馒头(GI80)、米饭(GI90)等精制碳水和加工零食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高GI食品。
面对蛋白质摄入的结构性危机,中国提高动物蛋白摄入比重迫在眉睫。那么要怎么选择呢!
首先排除肉。肉是正餐吃的,正餐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烹饪流程,涉及到长期积累的饮食习惯和观念,改动难度太大。
在正餐之余的补充方案中,牛奶本来是好选择,但由于基因问题,东亚人普遍存在乳糖不耐受问题,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牛奶价格也不算亲民,长期饮用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前瞻研选新上架【食味的初相】金沙麻酱鸡蛋,蛋白嫩滑不干噎,蛋黄流沙带香——轻轻一咬,溏心缓缓溢出,裹着芝麻酱的醇厚咸香。
每颗蛋含5克优质动物蛋白,相当于半杯牛奶,却比牛奶更耐饿、更方便。蛋黄富含胆碱和叶黄素,给孩子吃护眼健脑,给老人吃预防肌肉流失,自己当加班零食也比薯片健康10倍。
配料表简单到一眼看懂:鲜鸡蛋、水、盐、芝麻酱和香料,没有防腐剂、香精和味精,老人孩子也能放心吃。
不用复杂的烹饪,撕开包装就能尝到手工卤蛋的细腻口感,解决一餐营养。上班族塞两颗在包里,配泡面也能吃出满足感;宝妈早餐切一颗进白粥,孩子抢着喝光;健身党拌沙拉时加一颗,蛋白质轻松达标。
当全球为鸡蛋争抢时,中国人或许更该警惕另一种“饥饿”——不是买不起,而是吃不对。与其焦虑供应链危机,不如先重建饮食的底线逻辑:一颗真正高效的蛋,不该被碳水淹没,而该用科学配比和极致便利,让蛋白质自由触手可及。
搜索小程序【前瞻研选】,开启品质消费之旅,让每一次选购都成为对美好生活的投资,一同感受优质产品与理性消费良性循环的魅力!
【1】《2025-2030年中国鸡蛋深加工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