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山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北部,是一个以大桃生产为主的农业乡镇。近年来,在创新型乡镇试点的带动下,大华山镇立足大桃产业资源,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大桃产业与观光旅游业相融合的创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大华山镇通过创新型乡镇建设实践,已形成了以大桃种植为龙头的水果、观光、采摘一条龙的水果产业体系。
大华山镇副镇长王立宝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大华山的创新型乡镇建设项目规划于2006年初制定,2007年被市科委列入创新型乡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突出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三大主题。工作思路包括“建体系、抓推广、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几个方面。
大华山镇已建成汇鑫农产品产销联合社、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站、果品营销中心、培训服务中心和北京农产品流通平台等科技服务体系。
在科技服务体系的框架下,大华山镇引进聘用了7名相关农业专家,引进先进技术12项、新品种40个;培养了290名科技协调员,建立和完善了21个合作组织和16支服务队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还建立了镇一级的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站,下设16个村级供应点,有效地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此外,大华山镇还建成了5个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3个果草、林禽、果药立体循环开发示范基地;建立了2个农产品加工基地、1个桃树数字化监控示范基地和1个出口果品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种植和经营的借鉴。桃花海、丛海逸园等5个农旅结合观光园的建立,则实现了农旅结合,延伸了产业链条。
“这些工作,解决了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缺乏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体系、农民生产成本高、市场营销服务不完善、农村信息闭塞和农民素质较低等问题。”王立宝表示。
通过打造和提升大桃主导产业,大华山镇实现了大桃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发展了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产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立宝介绍,为了抓好创新型乡镇项目计划的落实,大华山镇把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新型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实施。
大华山镇政府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镇财政所、农林办、林业站、果品销售中心、旅游科等部门科长为成员,全权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项目任务的具体落实工作。
大华山镇还把科技推广队伍建到合作组织之中,重点支持有科技服务能力的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制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方案和投资计划,有计划地推进了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
项目实施3年来,大华山镇严格按照项目计划,逐项落实任务,将各种服务机构力量整合,实现了农村技术服务的系统化、网络化。组建了一套以农技推广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农民参与的长期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推广体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在服务农民的同时,也实现了其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谈及3年来创新型乡镇建设的实践,大华山镇镇长胡东升表示,建立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班子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是创新型乡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引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型乡镇建设的动力和支撑;创新生资供应服务体系,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是创新型乡镇建设的物质保障;创建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产后增值,是创新型乡镇建设的关键关节;创新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是创新型乡镇建设的核心和目标。
“这五点是我们工作中的体会,也是我镇在创新型乡镇建设中所做的几项工作。各项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也为实现大华山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胡东升说。
据悉,大华山镇将围绕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和科技示范带动体系建设、加强合作组织负责人、科技协调员和青年农民的培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市场营销的机制模式,以及促进镇、村、合作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等几个方面,继续推进创新型乡镇的建设工作。